词吧 词吧
sānsānzhì

三三制

  • 拼音sān sān zhì
  • 注音ㄙㄢ ㄙㄢ ㄓˋ

词语解释

⑴ 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,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。即在政权机构中,中国共产党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。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,分工明确,定期轮换的制度。如:三分之一人员工作,三分之一人员调查研究,三分之一人员学习。

引证解释

⑴ 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,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。即在政权机构中,中国共产党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。由wwW.8cI.Net提供

毛泽东 《团结到底》:“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,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‘三三制’,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,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,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。”
续范亭 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身体力行三三制,把握政策与主义。”
林伯渠 《春游杂咏》:“团结三三制有力,信心定可息狼烟。” 来源:词吧(8Ci.NEt)

⑵ 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,分工明确,定期轮换的制度。来源:词吧(8Ci.neT)

如:三分之一人员工作,三分之一人员调查研究,三分之一人员学习。

其他解释

1.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,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。即在政权机构中,中国共产党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。 2.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,分工明确,定期轮换的制度。

相关组词